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低空經濟像一顆新星在浩瀚的“經濟星空”中冉冉升起,這一新興概念,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更是以破竹之勢,成為推動人類活動與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無人機、低空物流、空中觀光……這些新興詞匯不僅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還積極參與應急救援與城市管理,而載人飛行器更預示著未來出行方式的顛覆性變革,讓“打飛的”有望從科幻走向現實。
作為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低空通信網為這場革命注入無限動力。作為連接萬物的紐帶,在這波瀾壯闊的低空經濟發展浪潮中,通信產業又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本篇文章,我們將揭秘低空經濟如何開啟萬億元級的市場藍海;解析低空通信網如何構建起天地一體的信息橋梁;探索在低空經濟下,人類社會又將迎來怎樣的變革與機遇。
一、什么是低空經濟?
在探討低空經濟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低空”的定義。低空,通常是指距離地面垂直高度在3000米以內的空域。這片空域由于距離地面較近,氣流穩定,且不受中高空飛行器的干擾,因此成為許多飛行器活動的理想場所。
而低空經濟其實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它依托于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部分地區可延伸至3000米,這片空域由于距離地面較近,氣流穩定,且不受中高空飛行器的干擾,因此成為許多飛行器活動的理想場所)以民用有人駕駛(如直升機、小型飛機)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要參與者,通過載人、載貨及其他多場景的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輻射并帶動相關領域的融合發展。
低空經濟具有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的特點,其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復雜、使用主體多元、涉及部門和領域眾多。它涵蓋了無人機物流、低空出行、農業植保、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等多個應用場景,展現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024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及多省市《政府工作報告》寫入“低空經濟”。在這些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低空經濟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窗口期。目前,我國已經開設超過440條無人機航線,覆蓋了各類地形,從城市到偏遠地區,商品配送、醫療運輸及應急救援等服務。 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政策的日益完善,低空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2萬億元,未來有希望達到3萬億-5萬億元。
二、低空經濟的“神經中樞”
要讓低空經濟要“飛得高”“行得穩”,離不開一個關鍵基石——低空通信網。這個高效、穩定的通信網絡系統主要通過無線組網、衛星中繼和移動通信技術來實現對低空飛行器及其機載傳感器等設備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傳輸,用于支持低空飛行器的通信需求。
低空通信網絡對低空經濟規模化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無論是低空監管平臺與無人機機載數據的實時回傳,還是無人機的長距離飛行遠程操控,都依賴可靠的通信網絡。這是一張無形卻強大的網絡,如同神經系統般,連接著低空中的每一個節點,確保信息的實時傳遞與數據的無縫流通。
盡管無人機等新型飛行工具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支撐這些飛行器安全、高效運行的可靠通信基礎設施尚未完善,是目前制約其廣泛應用的一大瓶頸。目前,我國正著手構建全球最大的低空通信網。通過構建一張覆蓋廣泛、高效穩定的低空通信網絡,可以確保無人機等飛行器在低空空域內實現無縫連接、穩定通信,從而為其安全、穩定的運行保駕護航。
5G及5G-A(5G-Advanced)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則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通信動力。5G-A憑借其卓越的厘米級定位精度,為精準導航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且通過多基站的高效協同作業,巧妙利用現有基站資源,實現了對空域更廣泛、更全面的覆蓋,從而有效執行低空監測任務。此外,其網絡不僅擁有超高的帶寬和極低的延遲,還展現出更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全能夠滿足低空應用場景中復雜且多變的通信需求,為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感一體作為5.5G乃至6G階段的重要應用場景,可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被視作空管系統升級需要用到的關鍵通訊技術。5G-A技術納入通感一體技術后,移動通信網絡系統就將同時具備通信及探測感知的能力,實現對環境的智能感知和數據的實時傳輸,從而獲取周圍環境或物體的信息并實現定位及追蹤。這個技術對于“安全”需求較大的“低空經濟”來說十分重要,除了能制止“黑飛”進行非法活動外,最主要的是避免兩個在低空領域的飛行器相撞掉下后的所造成的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5G-A還可以支持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絡構建,能夠將地面通信網絡與衛星通信網絡相融合,實現更加廣泛和穩定的覆蓋。在天地一體賦能低空經濟方面,中國電信在低空“天地一體”衛星互聯領域,自研電子機牌、天通機載衛星終端、低空智慧化管服平臺等產品,滿足航空器全空域管控需求,為低空經濟安全保駕護航。
低空通信網的建設將推動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全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例如,在醫療急救領域,無人機可以更快地傳遞血液樣本和醫療物資,提高急救效率;在低空飛行領域,無人機載人飛行和空中出租車等新型交通工具將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在空域監管領域,低空通信網將為空域管理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持,提高空域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三、機遇與挑戰
低空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態巧妙利用低空空域這一寶貴資源,橫跨航空制造、航空運輸、通用航空及航空科技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01 機遇——天空不再是飛鳥獨享
隨著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低空物流網絡以及個人空中出行工具的快速發展,天空成為連接地面與高空、城市與鄉村、人與物的新型交通“走廊”。這一變革不僅極大地縮短了時空距離,重塑了城市交通體系,還催生了一系列新興產業和就業機會,如低空交通管理、空中基礎設施建設、無人機服務與維護等,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其興起,也將使物流配送更加高效快捷,醫療急救能夠突破地面交通限制,迅速抵達患者身邊;同時,或將開啟個人空中旅游的新紀元,讓人們能夠以全新的視角領略地球之美,促進文化交流與旅游業的發展。
02 挑戰——“空中車險”難題待解
然而,機遇總是與挑戰并存。低空飛行器的迅速普及,對空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分空域,確保各類飛行器各行其道;如何制定嚴謹的飛行規范,保障飛行安全無虞,成為擺在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此外,法律法規的完善、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產業融合發展的推進等,都是低空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跨越的門檻。
目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民航等部門已經出臺超過數十份跟低空經濟相關的政策。2024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及多省市《政府工作報告》寫入“低空經濟”。在這些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低空經濟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窗口期。2024年不僅是5G-A商用元年,更宣告了低空經濟時代的來臨。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里,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努力,未來,低空經濟將為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參考資料:
1、通信信息報:《聚焦PT展|中國電信5G-A賦能低空經濟躍升》;
2、無人機應用網:《低空經濟是什么?第一次出現是什么時候?》;
3、 陜西獨角獸產業園管理:《行業動態 | 大熱的“低空經濟”是什么?一圖看懂!》;
4、低空之家:《5G“騰飛”助力低空經濟,我國將打造全球最大規模低空通信》;
5、通信產業網:《“飛高”低空經濟:通信產業有什么?做什么?》,作者:黨博文;
6、鮮棗課堂:《“低空經濟”和“通感一體”,為什么值得關注?》,作者:小棗君。